东莞,又称“莞城”,广东省地级市。全国5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之一、新一线城市之一,为“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岸。北接广州市、西与广州市隔海相望。南接深圳市、东接惠州市。是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东莞属南越。 三国时期建郡,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和广东历史文化名城。
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粤剧之乡,有“音乐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国家森林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篮球城市等美誉。2015年4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LEI世界大会全球200余城代表聆听“东莞声音”。
东莞森林覆盖率达36.7%,林地绿化率达98.7%,是国际花园城市。2017年12月,被国家民委办公厅确定为第三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示范城市”。2018年12月,2018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名第24名,2018中国大陆最佳地级城市第5名,创新力最强的30个城市第7名。

中文名称 东莞
外文名称 Dongguan,Tungkun
别 名 莞城、香市
行政区类别 不设区的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 4个街道,28个镇
政府驻地 南城街道鸿福路99号
电话区号 0769
邮政区码 523000
地理位置 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
面 积 2465平方公里
人 口 834.25万人(2017年常住)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孙中山先祖故居 粤晖园 虎门炮台 袁崇焕纪念园 松山湖 可园
机 场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火车站 东莞站、东莞东站、虎门站、常平站
车牌代码 粤S
1. 历史沿革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东莞属南越。
秦汉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
东汉时东莞属交州(南交)。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当时增城治下。
两晋
东晋咸和六年(公元331年),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属东官郡(深圳南头)。
唐宋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更名东莞,县治置于涌(今莞城街道)。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分东莞香山镇立香山县(今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门)。
明清
明万历元年(1573年)将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新安县(今深圳市和香港),东莞地域随之缩小。
清沿明制。清朝后期,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
民国
民国,先后隶广东省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
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是东江纵队的抗日根据地之一。
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东莞县属东江行政区管辖。
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
1956年,属惠阳专区。
1958年11月,东莞县曾短期隶属广州市。
1959年01月,撤销惠阳专区,东莞县划归佛山专区。
1963年06月,复置惠阳专区,东莞县又隶惠阳专区。
1985年06月,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
1985年09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东莞县,设立东莞市(县级),仍属惠阳地区管辖。
1988年01月,国务院批复将东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东省管辖 。
2. 行政区划
截至2012年5月1日,东莞市辖32个镇(街道),其中包括4个街道(莞城街道、南城街道、东城街道、万江街道);28个镇(石龙镇、石排镇、茶山镇、企石镇、桥头镇、东坑镇、横沥镇、常平镇,虎门镇、长安镇、沙田镇、厚街镇,寮步镇、大岭山镇、大朗镇、黄江镇,樟木头镇、谢岗镇、塘厦镇、清溪镇、凤岗镇,麻涌镇、中堂镇、高埗镇、石碣镇、望牛墩镇、洪梅镇、道滘镇)。
3.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莞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最东端是谢岗镇的银瓶嘴山,最南端是凤岗镇雁田村的雁田水库,最西端是沙田镇西大坦村的狮子洋中心航线,最北端是中堂镇潢涌村的东江北支流中心航线。东莞市东接惠州市惠城区和惠阳区,南抵深圳市龙岗区和宝安区,西挨广州市南沙区、番禺区和萝岗区,北达广州市增城区和惠州市博罗县。四周共与广州、深圳和惠州的9个县级行政区接壤。
地质地貌
东莞市地质构造上,位于罗浮山断缘的北东向博罗大断裂南西部、东莞断凹盆地中。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600米,坡度30℃左右,银瓶嘴山主峰高898.2米,是东莞市最高山峰;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东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的埔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珠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东莞控东江和广州水道出海之咽喉,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虎门港湾是建设深水港的良好地址。
气候
东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水文
东莞市主要河流有东江、石马河、寒溪水。市境96%属东江流域,东江干流自东北角惠州市惠城区、博罗县之间入境后,沿北部边境自东向西行至桥头镇新开河口。有发源于深圳市宝安区的石马河流入,至企石镇有企石河流入。至石龙镇分出东江南支流后,东江北干流续流至石滩,与来自增城市的支流汇流,经石碣镇、高埗镇、中堂镇、麻涌镇的大盛村注入狮子洋;东江南支流斜向西南,在峡口社区接纳来自市境中部的寒溪水,峡口以下有三支较小的支流牛山水、蛤地水和小沙河,自东向西汇,入流经石碣镇、莞城街道、道滘镇、厚街镇、沙田镇于泗盛注入狮子洋。东江北干流与南支流之间为东江三角洲的河网区。
植被
东莞市划定了1103平方公里、占东莞土地面积的44.7%的市域生态线范围,在生态控制线范围内严格控制开发建设项目,构筑起东莞的“生态高压线”。建成大岭山、大屏障等15个森林公园,面积达350平方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6%,构筑起从东北到东南的森林生态屏障。全市林地面积超过600平方公里,林地绿化率达98.5%。建立了莞香等15个野生植物保护群落,在松山湖、同沙湖、横岗湖、茅輋湖、佛灵湖等湖泊划定生态保护区。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区,规划保留了42平方公里的同沙生态公园;在长安、虎门等沿海城镇种植红树林1200多亩;占地1.7平方公里的大王洲湿地公园。
4.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东莞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主要分布于山区和丘陵地带,体型较大的野兽多栖息在东南山区,一般兽类出没于平川、丘陵。主要野生动物有:哺乳类、鸟类、鱼类(134种)、甲壳类和多种贝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类等。主要野生植物有:树类114种、竹类23种、内陆水域水生维管束植物48种,水果类40多种、野生中草药89种。内陆水域中常见的浮游生物共8门110属。
矿产资源
东莞市内已知矿产有Ⅶ类19种,矿床点66处。主要分布在东莞中部、南部和东部的山地,丘陵地带。矿产分布分散,无规律。
5. 经济
综述
2018年,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4027.21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4226.34亿元,增长7.9%。三次产业比例为0.3:48.6:51.1。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3%,金融业增长6.9%,房地产业下降1.2%,其他服务业增长14.8%。民营经济增加值4105.49亿元,增长8.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8939元,增长6.6%,按平均汇率(6.6174)折算为14951美元。
2018年,全年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49.91亿元,增长9.8%。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65.41亿元,增长14.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3.63亿元,公共安全支出97.11亿元,教育支出155.43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8.21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2263.69亿元,增长14.1%。
第一产业
全年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16家、农业龙头企业37家(其中省级20家,国家级3家)、有效期内的省级农业类名牌产品达53个(含林业、渔业)。
第二产业
东莞制造业实力雄厚,产业体系齐全,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形成以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业、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产业为支柱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全球500强企业45家,境外上市公司800多家,投资者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诺基亚、雀巢美极、三星、生益科技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其中全球100强企业有1家,500强企业有4家,境外上市公司有8家。其中包括美国的杜邦、瑞士的雀巢、荷兰的飞利浦、德国的赫司特、法国的汤姆逊、韩国的三星、日本的日立、新日铁、索尼、住友金属、京瓷、柯尼卡美能达、电产三协、英国的太古集团、芬兰的诺基亚以及中国香港的伟易达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入驻并定为总部。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东莞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11.43亿元,比上年增长5.8%。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36.79亿元,比上年增长4.9%。
国内贸易
2018年,东莞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31.22亿元,比上年增长4.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48.24亿元,增长3.3%。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5.61亿元,比上年增长8.1%。
对外经济
2018年,东莞全年进出口总额134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9.5%。
2018年,全年全市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00宗,合同外资金额23.8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6%。实际利用外资13.61亿美元,下降20.8%。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36亿元,下降15.8%,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8.7%。
旅游
2018年,东莞有星级酒店31家,其中五星级酒店14家。全市旅行社163家。
金融
2018年,东莞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5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6.9%。
6. 交通运输
公路
东莞市公路交通十分发达,107国道、广园快速路、东部快速干线、环莞快速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莞佛高速公路、常虎高速公路、莞深高速公路和从莞深高速公路贯穿东西南北,境内4条主干公路和13条联网公路均为一级公路。截至2018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265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13.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一。拟建的花莞高速公路拉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同东莞的距离,在建的番莞高速公路将使过江交通更为便利,在建的河惠莞高速公路未来将继续拉近东莞和粤东北地区间的距离。2019年完成虎门二桥、莞番高速沿江高速至广深高速段、从莞高速约场北互通工程建设,其中虎门二桥5月1日前建成通车,实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水平明显提升。
汽车客运站场:东莞市现有客运站场47个,其中一级站1个,二级站9个,三级站3个,四级站8个,简易站场(含专线发车点)26个。站务量为日发班次3300班,日过往班次580班,2001年日均发送量135500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8.83%。
物流中心:东莞保税物流中心、龙骏物流中心、南方物流中心、利沣物流中心。
铁路
东莞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城市,拥有多条干线铁路和城际铁路,设有国家一类客货口岸常平站。
● 干线铁路
截至2018年,途经东莞市的干线铁路有广九铁路、广梅汕铁路、京九铁路、广深港高速铁路、深茂高速铁路(在建)、赣深高铁(在建)。
● 城际铁路
截至2018年,途经东莞市的城际铁路有广深铁路、穗莞深城际轨道、广惠城际铁路(莞惠段)。
● 主要车站
截至2018年,东莞市境内的主要长途火车站和城际火车站有东莞站、东莞东站、虎门站、常平站(东莞铁路口岸)、常平南站、常平东站、虎门南站(在建)、东莞西站(在建)、塘厦站(在建)。
航运
东莞位于珠江出海口,虎门历来就是中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溯珠江而上,可分别通达粤东、粤北、粤西乃至广西等地。主要港口——虎门港是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每天都有客货轮直达香港,虎门港已建成2000吨级至35000吨级泊位11个,设计能力600万吨,同时,还有莞城港区、石龙港区和中堂、望牛墩、麻涌、新民、洪梅等一批水路进出口货物装卸点。
东莞市境内拥有航道82条,可通航里程798公里。主要航道有东江干流、东莞水道、太平水道、麻涌水道、中堂水道、倒运海水道、大汾北水道和寒溪水水道。其中东莞水道1993年由7级航道改造为4级航道,可通航500吨级以下船舶。拥有河口海岸线53公里,万吨级轮船可沿珠江口狮子洋水道进入虎门、沙田、麻涌三镇。
航空
东莞的服务机场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根据远期规划,将完善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国际复合型门户枢纽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及粤西国际机场为区域性枢纽机场,其他支线机场为补充的全省民用机场布局。
公共交通
公交
东莞除了主城区由城巴公司经营,镇内“一镇一公汽”发展外,跨镇线路由28家运输企业经营。
电车
中心城区、松山湖、水乡片区共规划3条线路,总规模达到47公里。
轨道交通
东莞轨道交通规划保留原《东莞市轨道建设规划》中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的线位方案,优化调整4号线线位,增加4号线支线,衔接深圳城市轨道4号线,远期预留增加5号线、6号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总长307.8公里,共设置车站84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8座,途经32个镇区。2016年5月27日,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标志着东莞正式迈入地铁时代。
7.历史文化
语言
东莞市境内的本土方言包括粤方言和客家方言。
书画
东莞的绘画,受岭南画派先驱居巢和居廉的影响,注重写生,吸收西方素描运用色彩的技法,为岭南画派的奇葩。 东莞每年十分隆重地举行端午龙舟竞渡、醒狮艺术、麒麟艺术、荔枝节、中秋灯会、重阳登高、花市、花街等活动。
曲艺
东莞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以广州方言演唱的粤曲、粤剧在东莞有悠久历史,它是本土民间音乐吸融中原文化,并借鉴西方演奏技巧的产物,现为当地民间流传最广的地方音乐和戏剧,东莞素有粤曲、粤剧之乡的美誉。
戏剧是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民间艺术之一。粤剧在东莞同样深受群众的喜爱,著名粤剧大老倌卢启光等广东粤剧名家常到东莞城乡登台演唱和传艺。长安镇业余粤剧团还于2002年赴京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大型粤剧《思源》。作客东莞,可不要错过一睹“南国红豆”风采的机会。
民歌
东莞清溪、樟木头等镇的客家人唱山歌早就有名,每逢节日,经常举行各类山歌表演或比赛,热闹非凡。
风俗民情
1958年,东莞被誉为全国第一个“游泳之乡”;2000年1月,中国龙舟协会授予东莞沙田镇全国第一个“龙舟之乡”称号;道滘被国家文化部誉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东莞石龙镇被誉为“举重之乡”;东莞的石排镇中坑村和长安镇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醒狮舞蹈艺术之乡”,此外,清溪镇、樟木头镇均是闻名中外的麒麟艺术之乡。
东莞民间以动物造型的舞蹈丰富多彩,有龙舞、凤舞、狮子舞、麒麟舞和貔貅舞特别是狮子舞,技术精湛,演技非凡,扬威四海,长安镇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狮之乡”。每年元宵节,全市数百台醒狮、金龙、彩凤、麒麟参加大型群狮贺元宵活动,城内万人空巷。
每年六月底至七月初,正值桂味、糯米糍等优质荔枝成熟季节。东莞各镇街均以佳果迎接四方来宾,举行欢庆活动,共庆丰收,共聚友谊。东坑“卖身节”—“翻身节”—“泼水节”。
东莞龙舟队曾多次在本地、香港、澳门、加拿大及新加坡举行的国际龙舟比赛中夺得金杯。沙田镇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龙舟之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一至十五,石龙及水乡各镇街连续举行一系列龙舟比赛,成为东莞一景。
洪梅广东花灯节入选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文化活动,花灯不是只有东莞才有,但广东省花灯节就永久落户东莞洪梅镇。洪梅镇是中国花灯之乡,有着悠久历史。花灯节着重发动群众参与,大力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花灯文化建设和传承,引导人民弘扬和传承花灯文化。广东省花灯文化节创办于2012年,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花灯展了,成为东莞市春节最具特色的活动。在东莞洪梅举办的省花灯文化节上,我们可以一次性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不一样的花灯,活动现场还会有猜灯谜及现场体验制作花灯的乐趣。花灯节是在洪梅镇文化广场举行,一般是农历年正月十三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喜欢花灯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
8.风景名胜
东莞市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岭南古邑,名胜古迹甚多,东莞博物馆珍藏有村头遗址等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出土文物。有中外闻名的林则徐销烟池、沙角炮台、威远炮台等抗英古战场遗址,有鸦片战争博物馆、海战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的根据地,大岭山抗日史实陈列馆和榴花抗日纪念亭。人文景观有著名古刹观音寺、金鳌洲塔和榴花塔、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可园、袁崇焕故居、黄旗古庙等。自然风景有仙鹅湖、石排燕岭、东莞植物园、清溪山水天地以及珠江口滨海秀色、稻海蕉林,荔红荷香,旗峰胜迹等。
